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设置 > 正文
电子商务专业
撰稿人:本站编辑 时间:2025-04-28 19:51:24 浏览次数:

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于2002年,基于就业导向、项目驱动,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效果显著;与多家企业的天猫、京东网销渠道开展深度合作,学生在校“一人一网店”,双创特色明显;同时,本专业与省内多家中职学校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协同育人有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产业升级需求,面向互联网服务、商贸流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旨在培养“有操守、通营销、巧运营、善复盘”的数智网商职业人才。聚焦电商运营管理、新媒体营销、商务数据分析三大核心领域,构建“懂技术、精运营、强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体系,服务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二、主干课程

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设计项目难度由易到难、职业技能由广到专、岗位成长由虚到实的三阶递进人才培养路径。在基础-增技-实战三阶段中激活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实现知识、技能、素养、创新的合力。

基础模块:《电子商务基础》《商务数据分析》《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

增技模块:《网店运营》《社群运营》《新媒体营销》《互联网销售》《视觉营销设计》等。

实战模块:《短视频创作实战》《软文营销实战》《直播电商》等。特色课程《新媒体营销》《直播电商》直接对接地方特色项目,学生可参与真实电商运营与营销。

三、师资及教科研情况

本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学团队共42人,含专任教师33人、兼职教师10人,双师素质比例达100%,是一支具有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团队。教学团队教科研能力突出,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教学改革课题4项,主持市重点规划课题8项,主持院级教学改革课题8项,新立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13项,获潍坊市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就业指导精品课银课奖1项。教学团队主编《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直播营销与运营》等专业教材16部,且参与山东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五年一贯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

    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建设成果显著,《新媒体营销》课程获评年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电子商务技能(淘宝网店开设与运营)》被认定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在线课程,《老年人“口袋里”的手机智慧医疗》等6门课程资源入选山东省年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直播电商》课程获评潍坊市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加强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4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四、校内实训基地

    本专业实训环境优越,校内建有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实训室和视觉营销数字信息采集实训室3个专业实训室,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在各类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5项。


电商1.jpg

图1 校内直播间

电商2.jpg

图2 视觉营销数字信息采集中心

电商3.jpg

图3 跨境电商创新实践大赛竞赛一等奖


五、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本专业目前有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海纳百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泰盈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大量的岗位。


电商4.jpg

图4校外实训基地


本专业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享教学资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紧密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开发贴近实际需求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参与形式包括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邀请企业到校开办不同类型的讲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企业动态和行业趋势,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真实生产任务进驻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实习环境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教育环境中增强了职业技能,了解了企业文化,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全面发展。

    本专业积极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近三年累计培训达530人次,其中410人获得“三级电子商务师”证书;120人获得“跨境电商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同时,教学团队积极承担潍坊市干部自主选学、新华书店员工培训、潍坊监狱创新创业、潍坊市新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学院对口扶贫安丘市辉渠镇的相关培训工作,服务地方发展。


电商5.jpg

图5 新华书店培训

电商6.jpg

图6 乡村振兴助农社会培训


六、创新创业与就业发展

(一)双创教育贯穿全程:构建“课程+实践+孵化”育人生态

本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基础认知-项目实践-创业孵化”三阶递进体系。开设《创新创业》《电商创业实战》等课程,依托“一人一网店”工程,学生在校期间累计孵化个人网店360余个。电子商务协会与京东校园孵化中心、潍坊市创业孵化基地共建“创客工坊”,近三年培育“短视频代运营”“农产品直播助农”等创业团队26支,并获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电商7.jpg

图7 山东省大学生创业之星

电商8.jpg

图8 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二)产教协同就业赋能:打造“四维联动”就业保障机制

校企双导师制:联合京东、阿里巴巴等合作企业设立就业导师工作站,开展简历优化、面试模拟等职场赋能培训,年均覆盖学生300人次。

岗位精准对接:依托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定向输送视觉设计、直播运营等岗位人才,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6%,对口就业率超85%。

职业认证体系: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毕业生“三级电子商务师”持证率达92%,“直播电商专项技能证书”获证率91%。

终身发展跟踪: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档案库,联合潍坊市电商行业协会开展职业回炉培训,毕业生三年内晋升主管以上职务占比达37%。

(三)就业创业成果显著:形成区域电商人才输送高地

本专业毕业生以“上手快、技能实、适应强”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三年为区域电商企业输送人才620余名。除传统电商岗位外,25%毕业生进入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涌现出如张旭创办的众鑫网络传媒、乡村振兴谭相阳等典型代表。2023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200元,高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水平18%,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培养目标。

七、专业特色

(一)培养模式独特:内外联动打造多元育人环境,形成专业发展强劲合力

   电子商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以新媒体营销为典型案例推动课堂革命,深挖数字元素,形成全国首届数字教育特色案例。

(二)实战型课程体系:项目驱动搭建实战演练擂台,锤炼电商实战应用能力

课程紧密结合电商实际运营流程,设置了如网店运营、视觉营销设计、新媒体营销等实战性强的课程。通过项目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例如在网店运营课程中,学生分组运营真实的网店,从选品、上架、营销到售后全程负责。


电商9.jpg

图9 一人一网店优秀成果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扶持助力创业项目腾飞,夯实创新创业发展根基

电子商务协会作为电商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场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八、优秀毕业生

(一)毕业生谭相阳—乡村振兴之星

标签:新农人电商先锋|“互联网+”省赛金奖得主|乡村产业链赋能者

在校期间担任电子商务协会乡村振兴项目组组长,带领团队打造“青耘齐鲁”助农电商项目,依托《直播电商》《农产品电商运营》等实战课程,搭建“高校+合作社+农户”产销对接平台。以“乡村振兴路·“粒梨”皆可为一打造沂蒙乡村现代化农业生态梨园”斩获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校期间创立费县树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毕业后自主开发“一村一品”新媒体营销方案,为沂蒙山区域特色农产品设计品牌IP,累计孵化“蒙阴蜜桃”“费县梨”等爆款产品5个。


电商10.jpg

图10 毕业生谭相阳


(二)毕业生张旭—电商创业新星

电子商务专业张旭,在校期间担任班级班长,同时担任经济与管理系学生会副主席兼自律部部长,曾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电子商务专业竞赛知识赛二等奖”等荣誉。张旭同学毕业后创办众鑫网络传媒,为各大传媒公司提供快手抖音电商技术服务,一点一滴积累资源,一尺一丈地不断发展,业已成为当地电商行业的冉冉新星。


电商11.jpg

图11 毕业生张旭



(三)毕业生刘香港—新媒体黑马

刘香港,在校期间担任系学生会主席,班级团支书,曾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

毕业后创办山东腾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新媒体以及自媒体运营的个人及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数据优化服务,凭着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得公司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新媒体行业的黑马。


电商12.jpg

图12 毕业生刘香港


九、专业咨询电话

张老师  15153666991

上一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
下一篇:没有了